各位老铁,今天咱们不聊具体哪个楼盘降价,也不说哪个小区升值,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一个比房价涨跌更要命的事儿 —— 咱们身边的人,好像越来越少了!你们有没有发现,小区里的婴儿车没以前多了?幼儿园招生都开始搞优惠了?这可不是错觉,数据在这儿摆着:2016 年的时候,全国一年能生 1800 万个娃,到了 2024 年,只剩 954 万了,几乎腰斩!这意味着什么?再过十年,咱们的购房主力都会少一半,楼市的根基都在松动啊!
有人说,生不生孩子是家事,跟房子有啥关系?那我给你算笔账你就明白了。育娲人口研究的报告说,现在养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本科毕业,平均得花 68 万!这还只是全国平均,要是在北上广深,这个数得翻两倍,直奔 200 万去。68 万是什么概念?在三四线城市,够买一套两居室的首付了;在县城,差不多能全款拿下一套房。你说年轻人是愿意先给孩子攒教育基金,还是先给银行还房贷?答案不言而喻。更扎心的是,咱们养娃的成本是人均 GDP 的 6.3 倍,全球第二高,仅次于韩国,而美国才 4.1 倍,法国更是只有 2.2 倍。把养孩子变成了 “高风险高投入” 的项目,谁还敢轻易生?
这就像咱们买房子,要是一套房的首付比你十年工资还高,你敢下手吗?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就是这种困境:生个孩子,相当于提前背上了一套 “隐形房贷”,还没利息优惠,还得连本带利还 20 年。所以总和生育率跌到 1.01 也不奇怪了,这数字啥意思?就是一对夫妻平均只生 1 个娃,连人口换代都撑不住,就像咱们买了套老破小,光折旧不翻新,早晚得塌。
有人说,国家不是开始发生育补贴了吗?每月 300 块,能领 3 年,总共 10800 块。我跟你们说,这钱就像开发商搞促销送的装修券,听起来挺好,真要用来装房子,连个卫生间都装不完。但这事儿的关键不在钱多少,而在信号 —— 以前是 “少生优生”,后来是 “放开二胎”,现在直接发钱,这说明啥?说明人口问题已经成了必须解决的大事,就像楼市库存积压到一定程度,必然要出大招救市一样。
果不其然,7 月 25 号国常会直接说了,要逐步推行学前免费教育,这就是在给养娃成本 “降首付” 啊!接下来呢?我敢打赌,义务教育年限拉长、房贷利率向多孩家庭倾斜,这些政策都会来,就像 2008 年、2015 年那波救市政策一样,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总能让市场动一动。但你们记住,人口趋势这东西,跟房价暴跌后的反弹一样,短期能刺激,长期难逆转。美国发了几十年育儿补贴,生育率该降还是降,现在还不到 1.6,连人口更替的 2.1 都达不到。
那这事儿跟咱们买房有啥关系?太有关系了!楼市的黄金时代,靠的是啥?是每年上千万的新增人口,是农村进城的打工族,是结婚生子的刚需,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,人越多,气球越鼓。现在呢?气球开始撒气了,那咱们手里的房子,到底是黄金还是稻草?
我给你们说个真事儿,我一个粉丝在东北老家有套老房子,2018 年还能卖 30 万,今年挂 20 万都没人问,为啥?年轻人都往沈阳、大连跑了,县里的学校都合并了,剩下的都是老人,谁买你的房?这就像咱们买股票,要是公司业绩年年下滑,股价能涨吗?人口外流的城市,房子就是这种 “垃圾股”。
但反过来说,那些人口还在流入的大城市,核心地段的房子,就像茅台股票,再跌也有底线。北京二环里的老破小,十年前 300 万,现在照样 600 万,为啥?因为全北京就这么大的核心区,医院、学校、地铁都在这儿,就像限量版的球鞋,越稀有越值钱。
更重要的是,国家已经明确了,要大力建保障房。这可不是说着玩的,辽宁已经收了 12 万套商品房改保障房,天津的配售房价格只有市场价的 60%,这相当于给刚需发 “购房消费券” 啊!以后啊,普通老百姓想买房,不一定非得盯着商品房,保障房可能是更划算的选择,就像以前买东西只能去大商场,现在有了拼多多,性价比更高。
所以我给大家三个建议,都是掏心窝子的话:第一,刚需买房,优先看保障房政策,特别是那些人口还在增长的城市,政府给的补贴和优惠,不用白不用;第二,手里有多套房的,赶紧把那些人口外流城市的、远郊的房子处理掉,别等着砸手里,就像夏天卖羽绒服,越等越不值钱;第三,真要投资,就盯着大城市的核心地段,学校好、交通方便的,这些地方的房子,就像家里的存折,关键时刻能顶事儿。
最后跟大家说句实在话,房子这东西,归根结底是给人住的。以前咱们总觉得买套房就能发财,那是因为人多房少,就像春运的火车票,抢都抢不到。现在不一样了,人慢慢少了,房子却越盖越多,以后拼的就不是谁房子多,而是谁的房子更适合住、更抗跌。与其天天操心房价涨了跌了,不如多想想怎么把日子过好,毕竟,一家人平平安安、乐乐呵呵,比啥都强,你们说对不?觉得我说得在理的,点个赞,关注我,下期咱们聊聊哪些城市的保障房值得期待!
盛达优配官网-股票配资平台排行-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