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舟山普陀禅寺有一副对联,由近代名僧苏曼殊题写:
“乾坤容我静,名利任人忙。”
世上再淡泊的人,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一个“利”字。
有人利在一身,患得患失;有人利在天下,成己达人。
殊不知,利来利往,财聚财散,老祖宗这8句大实话,早已经说透了!
图片
01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译文:
芸芸众生,谁不是为了利益蜂拥而至,为了利益各奔东西。
感悟:
《明夷待访录》有言:“有生之初,人各自私也,人各自利也。”
追逐财富、权力、名声、地位等私利,是所有人的本性。
为此辛苦劳作奔波,因利而聚,因利而散,也是世间常态。
只要取利有道,用之有益,合法合理,并非损人利己,便无可指摘。
但亦当警惕,莫被利益蒙蔽了双眼,知足知止,方有现世安稳,细水长流。
图片
02
安利者就之,危害者去之,此人之情也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
译文:
靠近对安全又合乎利益的人和事,远离危险且损害利益的人和事,这是人之常情。
感悟:
古人说: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”
绝大多数时候,本能会驱使我们追求安稳,规避风险。
保有敬畏心,对妨碍自身利益的险地避而远之,是行稳致远之道。
可大丈夫处事,论的是公道是非,而不仅仅是利害得失。
倘若人人心中只有小我小利,那么道德滑坡,社会崩坏,必成定局。
既保护自己的利益,也守护他人的利益,才是趋利避害最深刻的智慧。
图片
03
众见其利者,非利也;众见其害者,或利也。
——《止学·利卷》
译文:
大家都看得到的好处,不是利益;大家都看得到的坏处,反而可能得利。
感悟:
《史记》有言: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。”
当某种利益被普遍认可时,说明已接近价值顶点,甚至暗藏危机。
而那些看似有害的选择,反而可能因尚未挖掘而蕴含发展的机遇。
可见,人云亦云、盲目从众不可取。
唯有保持独立思考,敢于逆流而上,方可清醒看清利害,实现跃迁。
图片
04
利之所在,虽千仞之山,无所不上,深源之下,无所不入焉。
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译文:
只要有利可图,即便是高山之上或深渊之下,也会拼命抵达。
感悟:
《资本论》中有一句经典名言:
“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,它就会铤而走险;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,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;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,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。”
换句话说,利益有多大,人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有多大。
哪怕是千丈高山、万丈深渊,也能突破生理极限,无孔不入。
但我们要做利益的主人,而不是利益的奴隶。
在道德与法规的框架下,尽心尽力运作,不仅无愧于心,亦可得利丰厚。
图片
05
得其所利,必虑其所害。
——《说苑·敬慎》
译文:
当你从某件事或某个人身上得到利益时,一定要考虑其中弊害。
感悟:
《道德经》有云: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,有福就有祸,有利就有害。
若是急功近利,见利不见害,见饵不见钩,实乃自取灭亡之道。
慎始至终,权衡利害,未雨绸缪,才是周全自身、远离祸患的处世良方。
图片
06
好利而恶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。
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译文:
喜欢好处,厌恶害处,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。
感悟:
好利恶害,是人的本能。
当你身上有利可图时,家中必定是宾客云集。
当你身处低谷请援时,周边的人难免一哄而散。
因为,一个人可能背弃亲友,但绝不会背叛利益。
行走于世间,永远不要相信人心,而是要相信人性。
利益一致,关系自然牢固不破;利益相悖,关系定然剑拔弩张。
图片
07
利则进,不利则退。
——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
译文:
对自己有利就进攻,对自己不利就退却。
感悟:
《孙子兵法》也说:“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”
这并非唯利是图,而是告诫人们要拥有精准的判断力。
形势有利时,要果敢坚决,采取行动,别错过良机。
形势不利时,要静观其变,保存实力,以图谋未来。
看清时势,剖析利弊,而后进退得宜,才能游刃有余,立于不败之地。
图片
08
利者,义之和也。
——《周易·文言传》
译文:
利益,是道义的总和。
感悟:
《小窗幽记》中讲:“让利精于取利。”
大格局的人,都深刻明白:利与义不对立,利人才是利己的根基。
如果不顾道义,损人利己,就等于与人结怨结仇,断自己的前路。
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,那么让渡出去的利益,终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利益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官网-股票配资平台排行-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